WikiStock

全球券商监管查询APP

简体中文
下载APP
首页-资讯-

中央最新部署!权威解读来了→

icon证券时报

2024-07-20 07:56

早上好,先来看下重要消息。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于2024年7月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。要点速览:1.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,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,增强核心功能,提升核心竞争力,要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。国有企业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。2.要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、提供更多机会,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,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,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。要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。3.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,包括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,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,统一规范、信息...
u=2496464915,306545206&fm=253&fmt=auto&app=138&f=JPEG?w=994&h=477

  早上好,先来看下重要消息。

  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

  中共中央于2024年7月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。

  要点速览:

  1.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,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,增强核心功能,提升核心竞争力,要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。国有企业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。

  2.要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、提供更多机会,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,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,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。要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。

  3.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,包括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,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,统一规范、信息共享的招标投标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,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,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等。

  4.要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,健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体制机制,完善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,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,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,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,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。

  5.要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,增加地方自主财力,拓展地方税源,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,适当加强中央事权,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,不得违规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资金。

  6.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,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,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。要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,扩大自主开放,有序扩大商品市场、服务市场、资本市场、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。

  7.要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,健全灵活就业人员、农民工、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,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,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,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。

  8.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,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、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、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,更好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。

  9.要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,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,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。改进科技计划管理,强化基础研究领域、交叉前沿领域、重点领域前瞻性、引领性布局。着眼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强化企业主体地位,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。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,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。

  10.要更加有力有效实施宏观调控政策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好发力见效,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,确保基层“三保”按时足额支出,发挥好财政资金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杠杆撬动作用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、精准有效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积极发展科技金融、绿色金融、普惠金融、养老金融、数字金融,为实体经济提供源头活水。

  11.要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,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房地产新政策,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,盘活存量商品房和土地资源。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,消除过去“高负债、高周转、高杠杆”的模式弊端,建设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“好房子”,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融资、财税、土地、销售等基础性制度。我国新型城镇化仍在持续推进,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还有相当大的空间。

  12.面对新的国际环境,要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,不断拓展我国的发展空间。同时,要充分挖掘内需潜力,充分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,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,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。

  13.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。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,在产权保护、产业补贴、环境标准、劳动保护、政府采购、电子商务、金融领域等实现规则、规制、管理、标准相通相容,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,打造透明、稳定、可预期的制度环境。

  14.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。要尽快落实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“清零”要求,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,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。扩大服务业开放,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,推动电信、互联网、教育、文化、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。加快推进离岸贸易发展。

  行业人士:期货行业的发展预计总体相对平稳

  期货日报采访多位资深行业人士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,共同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。

  光大期货研究所所长叶燕武表示,持续深化改革,始终是金融业持续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全面深化改革,金融领域的改革稳步推进,通过通堵点、补短板,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完善、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稳步提升、金融服务实体能力持续增强,金融业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高。全会提出,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。只有不断深化改革、解决当前我国金融领域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,促进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,才能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、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、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。

  “全会对金融领域的改革和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,并采取措施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协调,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持续发展。”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院长王骏认为,关于宏观调控领域改革,全会指出财税体制、金融体制、区域发展机制是改革的三项重头戏。关于金融改革思路,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有深入阐述。主要是把握我国金融发展规律,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,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、理论创新、制度创新,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,体现在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,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,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,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,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。

  对于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中提到的“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”“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”等与金融行业相关的内容,叶燕武认为,这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“现代化财税体制”的深化和推进。财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:一是随着近几年持续的税收优惠政策,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不断下降。二是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转变,地方财政的土地收入持续承压。三是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诉求。

  “在19日的发布会上,中央财办副主任韩文秀表示,针对地方政府和基层财政困难,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提出要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,增加地方自主财力,扩展地方税源,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的程度,适度加强中央事权,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,不得违规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资金,研究与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。由此可见,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,一是扩大地方政府税收来源,稳定地方税负,适当降低地方财政对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依赖度。二是优化重点税种改革,关注消费税税制改革。”叶燕武称。

  “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中提到‘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’,这是一个中长期的改革目标,涉及货币政策、财政政策、产业政策、非经济性政策调控制度改革等多个方面。不同方面的调控政策有时可能会效果相反。因此,中央要求‘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’。”中信期货研究所宏观与商品策略组资深研究员刘道钰说,就财政政策来看,当前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,预计下一步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,下半年重点是落实好已有的政策,比如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。目前我国经济仍然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:一方面,一些企业经营困难,企业投资需求偏弱;另一方面,当前居民消费信心仍然偏弱。在这种情况下,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更多依靠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。今年上半年专项债发行进度偏慢,下半年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有望加快。从中长期来看,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几年连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,释放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未来几年持续发力的信号。

  “虽然今年二季度GDP增速较一季度有所回落,但考虑到全会聚焦于长期的改革目标,同时强调落实好宏观政策,下半年预计会加大力度落实存量政策措施,出台短期刺激政策的预期不宜过高。”叶燕武告诉记者,期货行业应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,立足自身优势,以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为方向,助力实体企业应对价格波动风险、服务大宗商品保供稳价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。

  “实现全年5%的GDP增长目标,预计需要政策对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。”刘道钰说,我国经济目前总体处于波浪式恢复过程中,下半年经济增长大概率不低于上半年。在整体经济波动较小的背景下,期货行业的发展预计总体相对平稳。

免责声明: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,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、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,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